中国足球彩票关于印发《景洪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 来源 :景洪市政务信息网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18-03-13 16:01
景政办发〔2018〕21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农场、度假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
《景洪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方案》已经六届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国足球彩票
2018年3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景洪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云政发〔2016〕114号)、《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西政发〔2017〕39号)精神,切实做好中国足球彩票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在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面向东南亚重要枢纽的重要作用,结合中国足球彩票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足球彩票登记有不可移动文物24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市)级文物保护为单位16处;三普新发现不可移动6处;有馆藏可移动文物16件/套),其中:三级文物2件。保护利用好这些珍贵文物资源,对于传承中国足球彩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中国足球彩票跨越式发展和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要求
1.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深入挖掘和系统阐发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努力为中国足球彩票“三个定位”目标和民族文化名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2.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市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修缮率达到100%,消防、安防设施配备达到100%,周边环境明显改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率达到100%,保存状况良好。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抢险维修率达到100%。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有人看护管理、保存状况基本稳定;文博创意产业良好发展,文物行政执法能力明显增强,文物安全形势不断好转,文物行业人才紧缺状况有效缓解,文物资源合理利用成效凸显,文物事业社会贡献更为突出,文物保护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二、主要任务
(一)抓好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全面落实古建筑保护的“一规划三方案”(整体保护规划、修缮设计方案、安防消防方案、环境整治方案),制定计划,逐年实施。“十三五”期间,全市古建筑类文物保护要实现两个“全覆盖”、两个“全到位”,即:全国重点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一规划三方案”全覆盖,省级、州级、市级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全覆盖;国家、省、州、市级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全到位,市级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的抢险工作全到位。
(二)加强可移动文物保护。实施馆藏文物修复计划,及时抢救修复濒危珍贵文物,优先保护材质脆弱珍贵文物,分类推进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工程,注重保护修复馆藏文物。实施文物预防性保护工程,不断完善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监测和温湿度调控设施,对珍贵文物配备柜架囊匣,对展陈珍贵文物配备具有环境监测功能的展柜。开展中国足球彩票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征藏工作,重点征集新中国成立以来反映中国足球彩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实物,丰富藏品门类。
(三)加强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及民居建筑中的文物保护单位认定和维修保护。重视征集收藏少数民族文物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博物馆(展览馆)建设,支持特有少数民族博物馆(展览馆)建设,鼓励各级各类博物馆、文物收藏单位举办民族文物陈列。
(四)重视城乡建设中的文物保护。高度重视城乡建设中的文物保护,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将文物保护规划内容纳入城乡规划。加强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不断改善其基础设施、提升其环境质量,严禁拆真建假、拆旧建新等破坏性建设。严格审批涉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和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建设项目,未经文物部门审批不得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做好基本建设中的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文物保护,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完善有关管理办法。
(五)加强文物安全管理和督查。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完善文物建筑消防设施和防盗防破坏设施,完善文物收藏单位的技术防范设施和制度建设,提高抗安全风险能力。落实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收藏单位的管理主体责任。夯实基层文物安全管理,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发挥乡镇文化站作用,完善文物保护员制度。加强文物安全监督工作,推动落实《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和文物建筑消防整治“一项一策”等文物安全管理措施。
(六)做好文物著录工作。根据全市“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文物部门积极做好著录工作,要做到数字实、著录准、家底清。全面摸清文物现存数量和保存状况。
(七)加强考古工作。要依法做好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的文物调查、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建设单位在立项、选址、审批前,必须征得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全力支持、配合中央、省科研机构在中国足球彩票开展文物调查、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带动、提升中国足球彩票文博事业发展。
(八)规范基础管理。对已公布的县(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要做到“四有”,即: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管理机构或保护员。同时要落实有人、有钱、有规划,防火、防盗、防破坏的“三有三防”工作。编制保护规划和修缮、修复设计方案,为提升保养能力,改善保管条件打好基础。依法实行确保工程质量的招投标方式和预算编制规范,推行文物保护规划、维修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方案第三方评审,强化文物保护项目经费绩效管理。
三、合理利用,促进发展
(一)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入挖掘文物价值内涵,发挥文物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
(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边境地区的乡镇文化站展览馆建设,优化乡镇文化站展览馆展陈布局,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鼓励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依托民居设立展览馆。
(三)服务城乡发展和经济建设。发挥文物资源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丰富城乡文化内涵,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优化社区人文环境。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责任,齐抓共管
1. 落实政府的主体责任。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切实保障文物工作的经费和安全,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理念。推行国家出台的领导干部文物工作综合考评制度,将文物工作列入市级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评指标和工作实绩年度考核指标。推行文物保护责任评估机制,政府每年对本行政区域的文物保护状况进行一次检查评估并写出评估报告,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明确划分职责,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对失职渎职行为要严肃追责问责。不依法履行职责、决策失误、导致文物遭受破坏、失盗、失火并造成一定损失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全面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对负有责任的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
2. 落实文物行 政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文物单位的巡视和文物执法督察制度,建立巡查档案,与保护员、使用者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
3. 落实相关部门的共管责任。建立由主管领导牵头的文物工作协调机制,认真履行依法承担的保护文物职责。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文物等部门在有关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项目中,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文物、文化、公安、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旅游发展、民族宗教等部门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推行并完善市、县(市)级文物安全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公安、海关、文物、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要保持对盗窃、倒卖、走私等文物违法犯罪活动打击的高压态势,完善严防、严管、严打、严治的长效机制,结案后及时向文物部门移交涉案文物。新闻媒体应积极做好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4. 落实文博单位的保护责任。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员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好文物本体的使用管理,排查险情,消除隐患,同时保持良好风貌,美化周边环境。
5. 落实文物安全责任。落实文物管理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和有关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完善文物安全制度和安全防范应急体系预案,加强全市文物单位安全智能防护体系建设,开展经常性文物安全检查和自查,做好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切实保障文物安全。
(二)多方筹措,加大投入
1. 加大文物保护的财政投入。各级财政将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今后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每年都要相应提升文物保护经费的额度。
2.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在不损害文物本体的情况下,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和利用,坚持谁使用谁负责,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使全市的文物保护状况明显改善。
(三)培养人才,提高素质
人才短缺是中国足球彩票文物事业发展的明显短板。要根据文物工作新形势,科学合理设置和配备与当地工作实际相适应的文博机构和人员;要结合各管理层履行文物工作职责的重点,优化系统内工作人员调配。多种渠道引进培养人才,对于考古学、文博学、历史学和文物保护等方面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人事管理部门应开辟“绿色通道”,加大引进力度。文物主管部门要积极招录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可塑性人才和后备人才的培养。
(四)严格执法,确保安全
1. 完善文物保护法规。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推动文物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修订、制定工作,健全文物法治保障体系。推进文物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和办法的制定,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2. 强化文物行政部门行政执法职能。加强文物行政部门执法监督力量,结合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明确行政执法机构的文物执法职能。开展文物督察,实时通报文物违法行为和案件;强化文物巡查,加强文物执法培训,提高执法能力,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及时制止、纠正违法行为。
3. 打击文物犯罪。公安部门要与文物部门密切配合,做好防范工作。严厉打击盗掘、盗窃、走私文物、故意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附件:1. 景洪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2. 景洪市可移动文物名录
附件1
景洪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序号 |
名称 |
地理位置 |
级别 |
批次 |
1 |
曼飞龙白塔 |
景洪市大勐龙曼飞龙村 |
国家级 |
第三批 |
2 |
曼春满佛寺 |
景洪市勐罕镇曼春满村(傣族园内) |
国家级 |
第七批 |
3 |
周恩来总理视察热作所及中缅会谈纪念碑 |
景洪市热带花卉园内 |
省级 |
第四批 |
4 |
曼阁佛寺 |
景洪市曼阁村 |
省级 |
第六批 |
5 |
塔庄莫 |
景洪市勐泐文化园内 |
省级 |
第七批 |
6 |
景哈洞穴遗址 |
景洪市景哈乡 |
省级 |
第七批 |
7 |
周恩来总理和各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纪念址 |
景洪市曼厅公园内 |
州级 |
第一批 |
8 |
勐龙烈士陵园 |
景洪市大勐龙镇上 |
州级 |
第一批 |
9 |
塔布兰 |
景洪市大勐龙 |
市级 |
第二批 |
10 |
曼广龙佛寺 |
景洪市嘎洒镇 |
市级 |
第二批 |
11 |
蜈蚣桥 |
景洪市勐旺乡城子村 |
市级 |
第三批 |
12 |
曼法佛寺 |
景洪市勐罕镇曼法村 |
市级 |
第三批 |
13 |
曼景佛寺 |
景洪市勐罕镇曼景村 |
市级 |
第三批 |
14 |
曼么罕村宫廷遗址 |
景洪市勐罕镇曼么罕村 |
市级 |
第三批 |
15 |
王震部长试验田纪念碑 |
景洪市允景洪街道三叶社区 |
市级 |
第三批 |
16 |
塔布乎 |
景洪市勐罕镇曼海村 |
市级 |
第三批 |
17 |
曼搭佛寺 |
景洪市勐罕镇曼搭村 |
市级 |
第三批 |
18 |
阿克新寨遗址 |
景洪市允景洪街道阿克新寨村 |
市级 |
第三批 |
19 |
攸乐同知城遗址 |
景洪市基诺乡司土老寨村 |
市级 |
第三批 |
序号 |
名称 |
地理位置 |
级别 |
批次 |
20 |
曼允教会医院 |
景洪市允景洪街道嘎兰社区 |
市级 |
第三批 |
21 |
曼允教堂 |
景洪市允景洪街道曼允村 |
市级 |
第三批 |
22 |
允景洪澜沧江大桥 |
景洪市允景洪街道沧江社区 |
市级 |
第三批 |
23 |
塔庄盖 |
景洪市勐龙镇贺南东村 |
市级 |
第三批 |
24 |
曼海佛寺 |
景洪市勐罕镇曼海村 |
市级 |
第三批 |
25 |
曼岭佛寺 |
景洪市勐罕镇曼岭村 |
三普新发现 |
|
26 |
曼洒佛寺 |
景洪市嘎洒镇曼洒村 |
三普新发现 |
|
27 |
曼春罕村滇罕墓 |
景洪市勐罕镇曼春罕村 |
三普新发现 |
|
28 |
巴来村墓葬群 |
景洪市基诺乡巴来村 |
三普新发现 |
|
29 |
勐旺山茶马古道 |
景洪市勐旺乡半坡寨村 |
三普新发现 |
|
30 |
嘎龙村佛寺 |
景洪市勐龙镇曼嘎龙村 |
三普新发现 |
|
备注:
|
目前,中国足球彩票登记有不可移动文物24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市)级文物保护为单位16处;三普新发现不可移动6处。
附件2
景洪市可移动文物名录
序号 |
名称 |
收藏单位 |
级别 |
1 |
清末狮型铜质砝码 |
景洪文化馆 |
三级 |
2 |
清朝大勐龙佛寺石碑 |
景洪文化馆 |
三级 |
3 |
民国铜锣 |
景洪文化馆 |
未定级 |
4 |
民国银管咒语带 |
景洪文化馆 |
未定级 |
5 |
民国紫檀木嵌蚌壳烟盘 |
景洪文化馆 |
未定级 |
6 |
民国象牙柄银鞘短刀 |
景洪文化馆 |
未定级 |
7 |
民国银包刀鞘 |
景洪文化馆 |
未定级 |
8 |
石斧 |
景洪文化馆 |
未定级 |
9 |
条形石斧 |
景洪文化馆 |
未定级 |
10 |
民国车木圆盒 |
景洪文化馆 |
未定级 |
11 |
民国南瓜形车木圆盒 |
景洪文化馆 |
未定级 |
12 |
近代缅甸圆柱形竹编漆器1 |
景洪文化馆 |
未定级 |
13 |
近代缅甸圆柱形竹编漆器2 |
景洪文化馆 |
未定级 |
14 |
清末站立式狮身砝码 |
景洪文化馆 |
未定级 |
15 |
民国水晶佛像 |
景洪文化馆 |
未定级 |
16 |
现代锡铸佛像 |
景洪文化馆 |
未定级 |
17 |
|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