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罕镇关于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来源 :景洪市勐罕镇人民政府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3-11-16 10:57
一、工作情况
(一)责任落实方面
我镇始终把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摆在优先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推动形成目标责任清晰、时限要求明确、工作纪律严明的良好氛围,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运转有序、联动有效、落实到位。
一是抓党政责任落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摘帽后“四个不摘”的工作要求,压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2023年6月以来,镇党委、政府对我镇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人员变更,紧紧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充实工作人员,确保工作不出现断档,“四个不摘”工作要求落地落实。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任双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直各部门和9个村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乡村振兴办,形成了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统筹推进的组织体系。明确镇党委书记为“总指挥”,全面负责镇内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及时对接上级部门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在产业发展、项目推进等方面亲自谋划、亲自挂帅、亲自指挥、亲自推动;明确9个村委会挂钩领导为“负责人”,围绕镇内安排的各项工作,做到主动对接、思路清晰、清单化落实、专项化推进;明确9名党支部书记是“承办人”,做到全面认领工作任务,主动进村入户,宣传政策、落实帮扶措施。通过“三级联动”,构建起责任清晰、统筹有力、执行高效的领导机制,将任务分解到每一个班子成员、每一个责任部门、每一个村、每一个责任人。
二是抓制度机制落实。坚持焦点不散、靶向不变、力度不减,围绕贯彻落实《景洪市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景洪市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制定《勐罕镇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和《勐罕镇2023年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实施方案》;结合勐罕镇实际,科学合理编制项目库,对标对表推进实施;强化纪律作风,抓好乡村振兴纪律作风专项整治,从严管理干部;继续压紧压实各部门工作责任,确保工作落地见效;继续执行好“挂包帮、转走访”制度,以落实风险排查及监测帮扶为重点,防止发生返贫致贫;严格执行“一平台三机制”(政府救助平台、产业帮扶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机制、扶志扶智机制)制度,以严格的工作制度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三是抓驻村工作责任落实。我们对全镇3名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了重新的对接部署,将3名驻村干部分组联系曼么村各村民小组,按照“村干部+驻村干部”模式定期到组到户走访。截至目前,累计对曼么村全员实地走访2次。制定《勐罕镇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勐罕镇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细化管理制度,要求镇纪委、组织办、乡村振兴办等部门互相协同,加大对驻村工作队的细化管理,及时解决工作队员的吃住等基本生活问题,每月召开工作例会,开展帮扶培训,确保真帮扶、住得下、干得实。围绕抓党建促振兴、防返贫动态监测、驻村帮扶等方面,通过集中培训、线上培训等方式,实现帮扶干部培训全覆盖,确保各衔接政策“一口清”,做到政策执行不走样、不打折扣。
(二)政策落实方面
我镇积极创新开拓发展思路,多措并举抓好有效衔接,健全完善“三个机制”,确保政策衔接不留空白,工作对接不留空当。
一是完善政策衔接机制,巩固拓展“三保障”成果。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根据目标任务变化,对现有帮扶政策,特别是对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惠普星政策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在社会保障全面方面: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临时救助与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帮扶措施,立足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应助尽助,强化兜底政策动态管理,发放保障金、救助金和高龄、困境儿童等其他补助资金299.19万元。在住房方面:把解决安全稳固住房作为动态监测和帮扶及成效巩固的重要措施来抓,按“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房”的要求,开展常态化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明确危房改造补助政策,全覆盖开展住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全力推进农户住房安全有保障,享受拆除重建农户1户。目前全镇所有农户住房未存在C、D级危房。在医疗方面:严格落实脱贫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免收住院押金、防贫保等政策,提供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便民服务。落实落细医保参保代缴政策,切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动员脱贫户、监测户全员参保,今年脱贫户、监测户参保率达100%。各村卫生室的50种基本药品也都配备齐全,村医在岗履职,无过期药品,购销记录完整。今年以来,门诊受益988人次,报销治疗费用12.02万元;住院受益31人次,报销治疗费用6733.61元。在教育方面: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零辍学”和精准资助不漏一人,全镇无贫困辍学问题。严格落实教育救助和雨露计划等帮扶政策,2023年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9人;落实雨露计划21人,发放补助金4.6万元。在饮水方面:把牢安全饮水达标四项标准,对曼么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改造工程,先后投入资金114万元,改造提升水网管13.6千米。
二是完善产业衔接机制,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以橡胶、热带水果等产业为群众增收主导产业。做强“橡胶”产业。围绕提质增效目标,及时完善配套各项扶持政策,千方百计促面积落实。按照“政府+企业+农户”的模式,持续完善与曼列胶厂的联结机制,确保群众增收。2023年,全镇橡胶种植13.8万亩,干胶产量1.97万吨。提升热带水果产业。引导开发种植热带水果5万余亩,热带水果种植规模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完成热带水果总产量9.89万吨。同时,鼓励和引导脱贫户、监测户因地制宜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田院、小加工、小商贸,多措并举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走出了一条效益好、后劲足、群众认可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2023年,勐罕镇“三类人员”人均经营性收入达11178元。
三是完善就业衔接机制,巩固拓展务工收益成果。围绕“稳岗就业、提技赋能、返乡创业”等重点任务,建立好“四个清单”(就业人员、失业人员、返乡人员、有意愿外出人员),动态掌握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情况,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就业跟踪帮扶,持续做好岗位推送和宣传发动工作,保障群众增收。持续发挥沪滇协作体系,开发护林员、保洁员等乡村公益服务岗位兜底就业44人,户均可实现年收入9600元以上。同时,加大创业贷款扶持力度,年内发放小额信贷25万元,实现5人创业就业。
(三)工作落实方面
我镇实行党政班子成员、挂村干部、村社干部同步评价、同步考核、同步问效,采取挂村联户、定点服务、巡回指导等方式,对企业、合作社、脱贫户、监测对象进行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帮扶,并强化收入监测、分析、预警和整改,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细、落小、落实。
一是扎实推进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工作。建立长效监测帮扶工作机制,强化监测预警响应,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今年以来,对我镇所有农户共进行了2轮动态返贫排查,每月对监测户进行月度收支采集。通过分析研判、入户调查、信息比对、民主评议等流程,确保困难对象应纳尽纳。
二是全面完善农村集体资产后续管理机制。制定各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细则,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管理台账。积极扩大农村“三变”改革范围,用活山水资源,盘活土地资源,推进2023年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勐罕镇旅游环线综合服务区),预计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110万元。完成土地确权面积15.1万余亩,确权率达98.8%。
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改善提升民生福祉。勐罕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对接市委、市政府和项目主管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大抓项目监管,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不断改善和提升全镇基础设施条件。今年以来,争取落实项目资金累计超过2500万元,落地项目27个。目前,已竣工项目12个,正在施工建设项目15个。
四是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提升。以创建国家卫生乡镇为契机,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按照“政府主导、村民主体,部门配合、村寨协作,全面推进、集中整治”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的办法和机制,建立和完善卫生户评比奖励机制,农户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氛围进一步形成,积极推行“户分离、组收集、村清运”模式,实现农村垃圾就地减量、定点投放、收集清运。今年以来,累计拆除残垣断壁、私搭乱建面积1.8万平方、规范并清理淤泥和杂物3000余吨,清理白色垃圾、杂草、枯枝60余吨,放置毒饵站184个,实现了从集中整治到长效清洁的转变。同时,全力抓好文明乡风创建,引导广大群众破除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陈风陋俗,倡导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的社会风气,做到移风易俗“有人管”、婚丧嫁娶“有章程”、党员干部“守规矩”、宣传引领“新导向”,以移风易俗“小切口”助推乡风民风“大文明”。
(四)成效巩固情况
我镇紧紧盯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全力保障农民增收。紧紧围绕坚持以增收为主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按照做到“家中有业、手中有活、兜里有钱”的目标,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业则业”的原则,做实精准识别和动态监测,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收入增收户策帮扶方案,千方百计抓收入。围绕“年末全面消除人均纯收入20300元以下的脱贫人口”的目标,“一对一”压实帮扶主体责任、落实帮扶措施,确保稳定增收,逐步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二是全速推动问题整改。由镇纪委和镇乡村振兴办牵头,强化工作推动落实的全程跟踪问效,对工作不在状态的及时提醒、督促纠正,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限期整改、跟踪问效。以“清单制+责任制”方式推进省、州、市各级督查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建立“问题+责任+整改+成效”四张清单,逐一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今年来,各级督查检查发现1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
三是全面落实覆盖走访。严格落实五级书记遍访和驻村干部、帮扶干部全覆盖走访农户的工作要求,切实压实工作责任,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从严从实开展遍访,倾听群众心声诉求,实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经过2轮的“两不愁、三保障”返贫排查,走访收集群众意见诉求89个,办理民生实事35件。
二、经验亮点
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2023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积极适应后疫情时代消费特点和趋势,推动旅游业加速回暖”和市委、市政府“大抓假日经济刺激消费”的要求,积极探索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进农业生产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特色,推出红色记忆、雨林秘语、森林徒步、民族风情等特色旅游路线,旅游打卡新“网红点”逐步升温。做好边疆党建长廊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化曼远、曼空岱、曼峦站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曼峦站);曼团红色教育基地提档升级,完成红色教育讲习所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曼应岱、曼列美丽新村建设初有成效;曼海、曼岭旅游村寨示范效应得到提升;高质量谋划建设“乡村振兴大比武”村寨(曼法岱);傣族园景区环境卫生大整治如期完成,老牌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名片更加明亮;完成“七彩翎”2A级景区申报初审工作。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旅互促,宜居宜游宜业的乡村环境,全域景区化、景区公园化的品质乡村旅游基础进一步塑造。1—10月全镇共接待游客190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性总收入突破1亿元。
勐罕镇人民政府
2023年11月15日